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吴平:大历史和其间的微人物

    发布人: 发表时间:2017-01-03 点击:

    南湖网讯(记者 涵旗)“当我们能够安静地坐在桌前打开史籍研究时,的确有一份学术责任感,同时也获得了心灵慰藉,其间的得失成败赋予了我们共同成长的养料。”

    2011年9月11日深夜,《中国编辑思想史》书稿初成之时,吴平在电脑前写下这一段话。63个月之后,这部作品被评为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耗时8年,凡167万字,从凿破鸿蒙的先秦两汉、清露晨流的魏晋南北朝,到盛世安澜的隋唐五代、旷达旨远的宋元时代,再到崇实致用的明清时代、泮林革音的近代,《中国编辑思想史》以时间为纲、人物和作品为纬,打开尘封的历史之窗,从故纸堆中细细攀爬梳理出传世编辑家及其作品所蕴含的编辑思想,为中国编辑史研究贡献出一篇补阙之作。

    一次试图与古人对话的穿越之旅

    著史难,著思想史尤难。

    历史的星空浩渺无边,间或闪耀于其中的编辑大家如同流星般转瞬即逝。如何在电光一闪中捕捉到思想的光芒,成为所有思想史研究都必然会碰到的一个难题。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吴平给出的思路是:从解读经典入手,深入研读经典的文本、结构、辅文、体例,同时追踪编纂者家学渊源、师承关系、生活阅历、社会思想、文化生态、学术主张等,来建立与古人对话的方式方法和话题体系,着力感知古人的所思所想,最大限度地“读懂”古人,“还原”古人的思想面貌。

    这种“形上”与“形下”、“宏观”与“微观”循环往复的对话是艰难的,但也是必须经历的。

    以许慎《说文解字》的编纂思想考究为例,为什么《说文解字》坚持“信而有征”“不知盖阙”?为什么首创部首编排体例?部首序列的顺序是依据什么原则?吴平和她指导的博士生钱荣贵把回答它们作为“读懂”许慎的突破口。他们结合许慎所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汉代今古文之争颇为激烈的时期,分析许慎编纂《说文解字》,是为了批判“今文学派”的“巧说邪辞”,通过对文字逐一说解,来正本清源,获取经文之要义,进而必须坚持“博采通人、信而有征”和“闻疑见疑、不知概阙”的说解原则。再结合许慎的儒学思想背景,提出许慎建立部首编排体例和序列,是以“六书”为理论依据,依据《周易》中“类聚群分”和“始一终亥”的思想,创造出540个部首,并确定部首次序的编排。

    在这种对话体系之下,“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吕不韦,到秦汉时期的司马迁、郑玄,再到近代的陈独秀、张元济、邹韬奋、鲁迅等等,一个个独具风格、风范雅正的编辑家在作者生动活泼的叙述中跃然纸上,形象鲜明,读来亲切,发人追思。”刊载于《出版科学》2015年第2期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对编辑家精神风范的重视,构成了这部《中国编辑思想史》的一大特色,成为编辑思想史研究范畴中最为灵动、丰富和多义的叙述逻辑。”

    一个课题组共同的学术梦想

    从1995年开始教授《编辑理论》课程,吴平结缘编辑学已经21年。

    开始策划编写《中国编辑思想史》,则源于2007年申报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中国编辑思想史研究”。“当时课题组聚在一起讨论时,是只做断代史?还是做编辑思想与实践研究?钱荣贵提议,不如我们干脆扛起这个大旗,将它做成中国编辑思想史”,吴平回忆起当时的讨论场景,“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或者说不敢想的,但这个提议是那么的具有吸引力。”

    是否拥有一部成熟的思想史,是衡量一个学科特别是一个学科史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于是,课题组在没有足够的研究成果可以参照,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的情况下,由吴平领衔,8位博士协同作战、联合攻关,一步步向心中的学术梦想迈进。

    当时,课题组成员分散在湖北、河南、江苏等地,很难聚到一起,大家更多的是约在电脑前面,通过网络视频开“讨论会”。2012年,吴平来华中农业大学工作后,时间更加紧凑,团队开视频讨论会都只能利用晚上时间。“吴老师工作在华农、家在武大,每天下班挤公交回去,到家往往都是7点半,还要再料理家务、照顾小孙女,我们开视频会都是定在9点开始,称为‘9点档'节目”,钱荣贵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激励大家共同完成这部167万字著作的动力,除了课题的研究价值,还有‘指挥官'吴平的个人魅力。”

    这种魅力,来源于吴平自身“良工不以璞玉示人”的学术追求。钱荣贵举到一个例子:“吴平老师思考文章概念,层次,段落乃至词字之间的关系时,会再三琢磨,反复推敲。比如她执笔写作《中国编辑思想史的演进与特征》这一节时,内容本已数易其稿,送审出版社前,又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修改,最后定稿的语言读来妙趣横生,生机盎然”。

    出版社的编辑对一个细节印象很深刻。当时,本来已经是反复打磨的成果,出版社定稿后发给吴平校对时,没想到她不仅校对了一遍,还对很多章节重写;二次定稿发给吴平校对时,吴平又全部仔细校对了一遍,发回的稿件不少“圈红”。有一次编辑问起吴平,有的人一遍都不校,你还校第二遍?吴平说,“东西拿出去代表的是我的水平。你们说,要对读者负责;我说,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指挥官的魅力还来源于师爱之情。在武汉大学出版科学系成立30周年纪念文集上,本书作者之一、吴平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李金兰写了一篇文章《我的“老板”吴平老师》,文中枚举了师生相处的几件小事。在她的笔下,“严师”吴平会把学生草草写就的论文修改得“万里江河一片红”,“言师”吴平会抓住学生不注重礼仪的细节来言传身教教会学生待人礼仪,“潮师”吴平会用飞信、微信给学生发“每周一乐”的段子,“廉师”吴平每年教师节只准学生集体送一束花却给每名学生送礼物。

    李金兰说,“真正让人感动的,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这一件件小事,恰体现了师者之心。

    一部填补空白的补阙之作

    2015年7月17日,由中国编辑学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和学习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编辑思想史》出版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全国部分高校、研究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人员参会。

    会上,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认为,《中国编辑思想史》的出版,是中华文化的“探源工程”,推动了编辑学学科建设,开辟了编辑学研究新领域,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国编辑的优良传统具有现实价值。著名编辑学家王振铎提出,作为中国第一部编辑思想通史,该书突出的最大特点是宏大的编辑文化史观和精湛的专业深度,带给读者的最大收获是懂得了编辑出版人既是中国文化的守望者,又是中国文化的改革者和创新者。出版会得到了《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作为中国编辑学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学术研究成果,一批业内学者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书评,高度评价《中国编辑思想史》一书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上海大学郝雨教授以《发掘中国文化史的一条重要支脉》撰写书评文章指出,该书非常充分地给出了答案:编辑不仅有“学”,不仅有“思想”,而且还具有漫长而深厚的历史。一部编辑思想史,能够映射出一部中国文化史。河南大学段乐川在《中国编辑》上发表书评文章指出,这部书的出版是对中国编辑历史的“思想重构”和文化赋值,拓展了编辑理论的认识视野,确立了编辑主体的精神坐标。

    2016年12月,第十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揭晓。《中国编辑思想史》一书荣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这是我校首次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如今,吴平和她的团队准备从纵向到横向,拓展研究路径,围绕经史子集等开展编辑思想史研究,一个名为“经部要集编辑思想史研究”的课题正在推进。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以后什么时候说起,我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就是这部书带给我最大的欣慰”,吴平说,“编撰一部《中国编辑思想史》我们花了8年时间,修订完善这部书可能要花更长的时间。但是,研究的意义和乐趣不就正在于此?”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 南湖狮子山街一号      邮编:430070       电话:027-87282037          传真:027-87397735      E-Mail:kjc@mail.hzau.edu.cn
    CopyRight © 2019  华中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