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万江红:《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研究》成书记

    发布人: 发表时间:2017-01-03 点击:

    南湖网讯(学通社记者 王志琦)2016年12月,第十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揭晓。我校文法学院万江红教授、张翠娥教授和万江红指导的硕士陈炉丹合著的《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研究》一书荣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这不仅是我校社会科学,也是近年来湖北省社会学学科首次获得一等奖。

    “得一等奖有些偶然。”采访万老师时,这位女性学者露出谦逊的笑容,“感觉是可遇而不可求。”

    接二连三的“好运”

    要说运气,从十多年前就开始了。

    早在2005年,当时还是副教授的万江红拿到了自己学术生涯的第一个国家社科项目——《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社会学研究》。当时在华农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里,拿国家课题的还不太多,得到鼓励的万江红说,这是第一个“运气”。“当时研究中翻看了很多资料,了解到浙江以温州为代表的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差异。”万江红设想着能否将中部和东部“做个比较”。

    温州是中国民间金融发展很有特色的地域,温州人也获得了“东方犹太人”的称谓。对于从事民间金融组织研究的学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研究范本。然而温州话被公认是中国最难懂的方言之一,温州民间金融多是小团体抱团“结会”,如果没有当地人带领,调研很难深入,无法获取第一手实证资料。

    运气又在此刻降临。如今万江红回忆起来也觉得巧合的是,当年她招的两个研究生——陈炉丹和王时珍,恰好都是温州人。他们的加入,解决了在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中的“语言关”。

    “好运接踵而至。”万江红说,学生王时珍的妈妈正好是当地村庄中一个金融组织的负责人,经由她这样一个熟悉村庄内部人情关系的“守门人”的介绍,使得对村庄而言是“陌生人”的万江红获得极好的进入田野观察和实证研究的机会。

    就这样,在当地人的配合和学生的帮助下,调查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

                                                        “扎”在农村的新发现

    “华农社会学系不仅有着关注“三农”、研究农村社会的优良传统,而且自李守经先生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农村组织,深入探索农村各类组织的发展与变迁,探讨其运行规律,提出农民合作与组织建设的政策路径。该著作很好地继承了这一传统并有所发展。”

    在《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研究》的序言中,我校文法学院院长、社会学系首席专家钟涨宝教授这样评价道。

    发现源于实践。与很多在实验室里完成的自然科学研究不同,人文社科研究不得不多跑、多听、多看,农村社会学更是“住在农村里才有新的发现。”

    而陌生的地方,往往有新的风景。温州村庄里外来者的身份,让万江红更敏锐地捕捉到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间的差异。“和大多数倾向于把钱存在银行的农户不同,温州地区的农户更倾向于把钱存在各种民间的‘会’中用来投资。”万江红说起这项调查发现时,眼神里仍旧掩不住兴奋,“这背后有文化的推力在发生作用。”

    在温州,永康学派的“事功之学”和宗教的传播让“义利双行”的思想在当地颇受推崇,由此而生各种各样的金融互助会,同时农村的人情关系、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也在“会”中起着协调的作用,降低了组织运行的成本和风险。

    为了搞清蕴藏于其中的内在行为逻辑,万江红团队选取了调查所在地的38个金融互助会进行访谈。而为了了解农户对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态度,考察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现状,万江红团队调查回收了有效问卷399份,其中浙江146份,湖北253份。“一份问卷做起来好几个小时。”陈炉丹说,从2006年的暑假开始,他一连在温州农村待了好几个月,和农民打交道,挨家挨户填问卷做访谈。

    当时的经费并不是十分充裕,大家就想各种方法儿“省”钱。指导学生做调查时,万江红在陈炉丹家里借住,在王时珍家里开伙做饭。有一次调查,学生还住在渔村里。这段经历,万江红回忆起来,用“条件艰苦”四个字一语带过便不再多谈,对于“扎”在农村一线调查过程中的苦与乐,非经历不能体会。

    正是这种深入一线调研的朴实学风,让万江红团队陆续取得了一批不俗的科研成果。2016年8月,湖北省代省长王晓东在以《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简报》形式报送的万江红教授调研成果《如何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湖北家庭农场》上批示,“调查研究有深度、对策建议有价值”。

    十年磨一书

    2009年3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题项名单公布,《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社会学研究》获得良好,获得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同期全国结项通过175项,其中优秀29项,良好86项,合格60项。

    根据当时的国家社科基金管理规定,国家社科基金结题必须通过两道程序。一是所在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将结项材料寄给省内外专家匿名评审,二是所在省将匿名评审结果交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请专家复评,根据复评确定最终评审结果。评审过程和标准是十分严苛的,也很考验一项课题是否做的扎实。

    两次评审后专家均提出了修改意见,第二次提出的修改意见里还有一条“理论提升”。“当时觉得比较难改。”万江红琢磨了些时日,在参考修改意见的基础上,对研究做了进一步的梳理,以村庄环境入手,从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方面分析了农村民间金融组织所处的村庄环境,阐述农村民间金融组织是如何嵌入村庄并获得文化合法性的,并最终提交了一份详细的修改说明。“万老师对待研究是相当严谨的。”当年跟着万江红做调查的学生陈炉丹说。

    2013年,立足于农村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背景,作为中国农村社会学领域的一次新探索,由钟涨宝教授主编的《农村社会发展丛书》选编了一系列我校社会学系近年来完成国家社科课题所产生的优秀成果。其中,跨越了万江红近十年研究历程的《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研究》作为丛书的第一本于2013年正式出版。在这本近19万字的著作里,万江红教授联合张翠娥教授、陈炉丹再一次将自己做了十余年的研究“小而精”地展示在读者眼前,按照农户-组织-环境的顺序对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从微观、中观、宏观的逻辑进行解读。

    在成果鉴定意见中有专家明确指出,“该著作的理论思路和结论最有意义,其揭示的事实不仅为认识农村的民间金融现象提供了依据,也为政策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还有专家曾评价“迄今研究多为宏观研究,对问题的把握深度有较明显的局限,而本研究则通过不同地区民间金融组织发展过程中农户行为与组织发展间的关系展开了分析,探讨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模式,研究视角有所创新。”

    而对万江红本人最直观的“学术影响”莫过于以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研究为起点,她“撬”开了后续一系列对于农村经济组织的关注和研究。调查越多,经验研究经历越丰富,万江红就越叹服于农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兼顾各方利益的创新性行为设计,“农民是非常有智慧的。”在这条认识智慧的道路上,她行胜于言,坚定而从容地走着。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 南湖狮子山街一号      邮编:430070       电话:027-87282037          传真:027-87397735      E-Mail:kjc@mail.hzau.edu.cn
    CopyRight © 2019  华中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