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
    年度报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年度报告  >  正文

    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学风建设工作总结

    发布人: 发表时间:2016-10-21 点击: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加强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大学办学水平的根本体现。2013年,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教技【2011】1号)和《关于开展学风建设宣讲活动的通知》(教技司【2011】172号)文件精神,积极以各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和强化学风建设,在构建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培育优良学风考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学术规范教育制度、落实学术和科研活动监督和约束机制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开展的工作及成效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构,指导学风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育人为本,崇尚学术,是我校始终坚持并大力弘扬的办学理念。我校领导班子始终将科学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工作做为贯穿于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工作。2013年,我校将加强学风和学术道德宣传教育、开设“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课程、规范实验记录、制定学术不规范行为处罚细则等写入工作要点,做为重点工作。学校第九次党代会更是提出要将学术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营造学术育人浓厚氛围,积极构建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

    2.健全机构。2009年,学校成立华中农业大学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委员会共11名委员,设主任1名、由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担任,副主任2名,秘书1名,由学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任。2011年,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教技【2011】1号)后,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在学校学风建设中的领导地位,负责指导全校学风建设工作,对各种学术争议进行仲裁,并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进行查处。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切实认识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1.开展“学风建设”系列活动。在大学新生中,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大学生手册》学习测试活动,继承优良学风传统;建立大学生诚信考试专题网站,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开展考风考纪教育,夯实优良学风基础;开展教师“师德师风”和大学生“学风建设先进班集体”、“学风建设先进寝室”、“大学生标兵”和研究生“学术希望之星”等评选活动,树立优良学风典型,浓醇优良学风氛围;设立不良学风案例“曝光台”,开展不良学风警示,及时遏制不良学风苗头,纯净优良学习风气。

    2.加强学风制度学习宣传。制度是坚守优良学风的根本与保障。近年来,学校先后修订出台了《华中农业大学学术规范》、《华中农业大学调查学术不端行为工作流程》,并开展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检查工作。学校通过教代会、新教师岗前培训会、新导师聘任座谈会、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会等形式,通过校园网、新媒体平台、广播台、校报宣传橱窗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学风建设。2013年,学校已决定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开设《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课程。目前,学校“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以学术行为失范为耻”的观念深入人心。

    3.开展培训与专题讲座。学校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本科生、研究生入学、新教工的入校教育以及新导师的岗前培训体系。2013年,学校以院系为单位开展新生入学学风教育讲座;邀请学校负责学风建设的一线工作人员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3年通报的科研不端案例为新教工开展的学术规范培训。通过培训和讲座,帮助全校师生熟悉学术道德规范,清晰引用与抄袭、剽窃的界限,了解记录与保存原始实验数据的重要作用,从而在思想和行为上杜绝“有意和无意”的学术失范行为。

    (三)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构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在学生工作层面,深入实施“五个一”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学生学风动态,开展本科生毕业论文学术不端抽检工作,纠正学风建设中的不良倾向;出台《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复制比检测管理办法》,两次查重,重复率超过20%,取消答辩资格,转入下一年度;出台《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规范研究生学术行为;实施论文投稿前全部署名作者亲笔签名留存与登记制度,严把产出关。在教师评聘考核方面,将教师学术道德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其职务聘任、晋级晋职和评比先进的重要依据,在2013年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中,明确将教师的学术道德作为评聘的首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

    (四)畅通渠道,敢于惩处,增强学风建设的严肃性。

    开辟学风道德建设专题网站,实现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和不端行为查处机制的“三落实”、“三公开”。公开学术不端行为举报电话、邮箱等途径,指定专人受理相关投诉举报,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指派专人核实处理,实现“有举报、有处理、有回复”,切实净化学术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考核机制导向失衡。利益是动机的源动力,考核是利益分配的依据。当前,大到对学校、学科的考核,小到对教研室、教师的考核,均对“一段时间”内的科研成果有着“不菲”的数量要求。大大小小的考核机制最终分解为对教师个人的考核,教师作为考核机制的末端,是层层考核机制的最终落实者。个人物质待遇的提升、职务职称的晋升均与这种考核密切相关。在监督处理机制尚待完善的进程中,过度的“量化”考核让不当投机、不端学术成为一种选择,严重破坏了教书育人的学术风气。

    (二)学术不端行为重处理,轻防范。制度的魅力在于事前预防,不在于事后处理。一段时间以来,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关注的比较多的是如何处理,并凭借这种处理的“严厉”程度来威慑“效仿者”,以期达到净化学风的目的。但在当前状态下,不是所有的不端行为均得到了举报、查处,不端行为对学风建设的不良影响依然存在。同时,通过对已发现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取证,发现很多是可以通过预防性手段发现,提醒并最终可以避免的。

    (三)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操作性有待增强。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作为高校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最高准则,是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查处的主要依据。通过查阅已有文献和平时工作交流,高校现有的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在实践中,对具体的学术不端行为对应的处罚条例没有明确说明,从而导致处理过程中“刚性不足,柔性有余”的可能,从而降低了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应有的威慑性。

    三、改进措施和建议

    (一)尊重发展规律,完善现有考核评价导向。尊重人才成长和学术发展规律,避免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在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考核中,要适度弱化“量化”导向,体现重创新质量和贡献的导向,全面考察师德、教风、创新和贡献,防止片面将学术成果、学术奖励和物质报酬、职务晋升挂钩的倾向。

    (二)加强科研过程管理,科学预防学术不端行为。认真落实并完善实验原始记录和检查制度、学术成果公示制度、论文答辩前实验数据审查制度、毕业和离职研究材料上缴制度、论文投稿作者签名留存制度等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评审、学术成果鉴定程序,强化申报信息公开、异议材料复核、网上公示和接受投诉等制度,增加科研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从源头上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

    (三)完善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增强操作性与威慑性。在校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指导下,研究出台《华中农业大学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暂行办法》,将具体的学术不端行为与处罚措施一一关联对应,提高处理效率,增强操作性与威慑性,为优良学风建设保驾护航。

    (四)加强学术道德文化建设,营造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学术氛围。建设创新文化,调整教学模式,降低记忆性知识点的考查,注重启迪学生思维,挑战智慧;建设学习文化,不满足于现有知识,要勇于开拓,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研究水平;建立读书文化,将读书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读书成为生活习惯,熏陶文化,提高素养。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 南湖狮子山街一号      邮编:430070       电话:027-87282037          传真:027-87397735      E-Mail:kjc@mail.hzau.edu.cn
    CopyRight © 2019  华中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