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
为进一步做好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组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申请类型
(一)集中接收期申请项目类型
2026年3月1日-12日16:00集中接收申请的项目类型有: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卓越研究群体项目、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联合基金项目(部分)、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部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数学天元基金项目、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等。
(二)非集中接收期申请项目类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下简称:基金委)将通过其网站(www.nsfc.gov.cn)发布指南,引导非集中接收期受理的项目申请。对随时受理申请的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请避开集中接收期提交申请。
二、工作安排
(一)2025年12月10日前,学院(部)讨论确定2026年度申报计划,要重视申报数量和质量,更要重视资助数量和质量。组织专家结合2025年项目评审意见,认真分析申请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2025年12月25日前,结合2025年度科学基金项目年度进展和结题检查工作,进一步做好2026年度的申报内容研讨。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及学院(部)组织系列辅导报告。
(二)2025年12月31日前,学院(部)要结合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研基地建设等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全面深入抓好申报动员并组织本单位科研人员结合研究基础积极申请项目。要着力加大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及重点重大等项目组织谋划。
申请动员的主要对象包括但不限于:近年来新引进的科研人员(含博士后)、新晋升的高级职称人员、2025年度科学基金结题项目的负责人及2026年度拟结题的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2025年申请各类科学基金项目未获资助的科研人员、获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后长期未获批新项目的科研人员,校自主科技创新基金各类项目的负责人及其他符合申报条件的科研人员等。为充分发挥校级科研项目的培育功能,原则上校自主科技创新基金培育类项目的负责人需申报科学基金项目。
申请人在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完善个人信息,通过“成果在线”平台添加个人和团队成果;离线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尽早完成初稿。
(三)2026年3月10日前,申请人查阅《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并按照各类型项目的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修改和完善《申请书》。
各学院(部)围绕提升申报质量组织校内外专家分学科对《申请书》进行辅导把关,提出明确修改意见。其中,第一轮2026年1月16日前完成,重点对青年教师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申请书》的选题、科学问题、写作框架等进行“多对一”精细把关;第二轮2026年2月23日前完成,重点要确保实现高质量修改指导全覆盖;第三轮2026年3月8日前完成。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将及时跟踪各学院(部)辅导把关落实情况。
(四)2026年3月12日16:00前,申请人将电子版《申请书》在科学基金申报系统中在线提交。纸质版《申请书》(无需签名,仅用于形式审查)和《形式自查明细表》(各一份)于2026年3月13日9:40前交学院(部)。
(五)2026年3月13日11:40前,各学院(部)将本单位《申请书》《形式自查明细表》和《项目申报公函》报送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六)2026年3月18日前,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会同各学院(部)对《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
(七)2026年3月19日前,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将《申请书》提交至基金委。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各学院(部)应深刻认识基础研究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进程中的关键作用,充分把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要成立工作专班,深刻领会基金委的最新政策精神和改革动向,牢牢把握科学基金定位,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要坚持以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为核心,切实做好政策传达和组织动员。2026是“十五五”开局之年,各学院要围绕人才、团队、重点重大类等高强度项目,系统梳理申报基础,科学研判布局方向,制定有效保障措施,实现各类项目的有序培育和分层推进。
(二)精心组织,提升申报质量。各学院(部)要引导科研人员勇担使命,主动承担国家级基础研究任务,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全面梳理本单位科学基金资源与科研人员研究基础,深入分析项目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与潜在短板,精准识别发展需求,切实推进“一院一案”“一人一策”落地实施。不断拓展项目培育与指导形式,协助申请人凝练关键科学问题、把握研究方向,并在政策咨询、形式审查、经费预算等方面提供精细化服务,着力提升每一份申请书的质量,切实提高项目立项数量和资助率。
(三)明确目标,落实主体责任。各学院(部)要坚持在稳定申报规模的基础上,以提升项目质量为重点,以增强承担国家重点重大科研任务能力为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深化有组织科研,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节点与责任分工。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将把各学院(部)的项目组织工作质量纳入考核体系,重点评估2026年度项目获资助情况,推动形成高质量科研项目申报与实施的良好生态。
四、联系方式
(一)基金委各学科咨询电话
参见基金委官方网站。
(二)科学基金申报系统技术支持
申请过程中,如遇到系统使用的相关问题,请致电基金委信息中心(010-62317474)或通过科学基金申报系统中的“在线交谈”寻求帮助。
(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联系人:董 瑨 刘 彬
电 话:027-87282019
电子邮件:nsfc@mail.hzau.edu.cn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2025年11月 14 日